玉米除草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很多农民朋友,前天,就有人给中国好农资留言,说玉米除草剂打了之后,好多天了草还没死,问是不是低温影响了药效?其实,影响玉米除草效果的原因很多,如温度、用药浓度、施用方法等。
有时还容易产生药害。苗后封杀的除草剂为什么有的年份封闭效果不好,有的年份效果好?关于这些问题,今天就简单给大家分析一下:
一、玉米田常见杂草:
玉米田主要杂草有:马唐、反枝苋、金狗尾草、虎尾草、画眉草、龙葵、稗草、千穗谷、小藜、灰绿藜、马齿苋、凹头苋、猪毛菜、地肤、剌苋、狗尾草、繁穗苋、苋菜、藜、绿苋、牛筋草、青葙、刺藜、铁苋、苘麻、野西瓜苗、腋花苋等杂草。多年生杂草有田旋花、芦苇、香附子等。
二、玉米田不除草的严重性:
玉米不除草,严重时可导致玉米减产50%以上,因此,做好玉米田间杂草的防治,是三夏生产管理中的重要一环。
根据玉米田杂草的发生规律,玉米田除草可分为苗前封闭和苗期茎叶处理两个时期。
三、玉米播后苗前除草剂的应用:
黄淮海夏玉米一般都属于免耕田,小麦收割后,不经过土地翻耕,玉米在麦茬间播种。近年来小麦普遍采用机械收割,麦茬较高、麦糠和麦秸较多,有的地方水利条件不好,商情较差,有的地块已生有少量杂草,为玉米田除草增加了很大的难度。
四、玉米苗期除草剂的应用:
由于商情较差,麦田套种(麦收后玉米已出苗)等原因,有些地块错过了喷施苗前封闭除草剂的最佳时机;或者已用过封闭除草剂,但由于种种原因,封闭效果较差,田间又发生杂草;由于长期施用苗前封闭型除草剂,部分杂草已产生抗性。部分地块有多年生的杂草,如香附子等恶性杂草大量发生。
五、玉米除草剂苗前苗后用的都有哪些:
酰胺类(乙草胺、甲草胺、丁草胺、异丙甲草胺、异丙草胺)能有效地防除刚出土的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一些小粒种子阔叶杂草,对已出土的杂草防治不理想。
三氮苯类(莠去津、氰草津、西玛津、扑草津)土壤处理剂,大部分兼有茎叶处理作用,可在种植前、播后苗前、苗后早期施用,主要用来防除一年生杂草,对阔叶杂草的效果好于对禾本科杂草,对一些多年生阔叶杂草的生长也有抑制作用。
苯氧羧酸类(2甲4氯钠盐、2,4-D丁酯);主要在作茎叶处理剂,用在禾谷类作物、针叶树、非耕地、牧草、草坪,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的阔叶杂草。
磺酰脲类(烟嘧磺隆、砜嘧磺隆);大部分磺酰脲类除草剂既能作苗前处理剂也能作苗后处理剂,部分磺酰脲类除草剂只能作茎叶处理剂,做土壤处理的效果不好。
由于磺酰脲类除草剂的作用点单一,杂草对它们产生抗药性已逐步增强。有些磺酰脲类除草剂属于长残效除草剂,在土壤中的持效期长。施用这些除草剂后,对下茬种植敏感作物,时常会发生药害。
其它(草甘膦,使它隆、百草敌、溴苯腈、苯达松)
六、玉米除草剂简介:
(1)、阿特拉津,阿特拉律又称莠去津:在高温下、碱和无机酸可将其水解为无除草活性的羟基衍生物。在玉米中的允许残留量为0.02×10-6。市场上销售的制剂有50%可湿性粉剂和40%的胶悬剂。
阿特拉津(莠去津)是选择性内吸型,苗前、苗后使用的除草剂。
在玉米上可防治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阔叶杂草,对某些多年杂草也有一定抑制作用。
玉米在播后苗前用药:土壤有机质含量l~2的地区每亩用40%的胶悬剂175~200毫升,有机质含量3~5和杂草多的地区每亩用40%胶悬剂200~250毫升,沙质土用下限,粘质上用上限,播后1~3天,加水30千克用喷雾器喷洒土表。
玉米苗后处理:可在4叶期进行。要求同苗前处理基本一样。
该除草剂对豆类和桃树敏感,用药时应严加注意。
(2)、2,4-滴丁酯:纯品为无色油状液体,挥发性强,遇碱分解。制剂为72%乳油。该除草剂为内吸选择性除草剂,主要防治禾本科作物田中的双子叶杂草及某些恶性杂草。
玉米出苗后4~5叶期施药,每亩用45~90克加水15~75干克,喷洒杂草叶面。如苗前处理,播后3~5天喷药为宜,进行茎、叶处理的不宜超过5叶期,用药量每亩50~100克,加水l5~75千克。一般有效期为3~6星期,对单、双子叶杂草均有效。对棉花大豆等作物有害,使用时要有一定的隔离区。
(3)、甲草胺又名拉索:在强酸和碱性条件下水解。玉米允许残留量0.0510。对眼睛和皮肤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市场上销售的商品有43%和48%的乳油以及10%、15%的颗粒剂。
甲草胺是一种选择性苗前使用的除草剂,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和某些阔叶杂草。
玉米田播后苗前或定植后杂草萌芽前用药,43%乳油每亩175~300克,对水50~60千克,均匀喷雾于表土(干旱地区药后浅混土2~4厘米)。
若溅入眼睛和皮肤,立即用清水冲洗,并从速就医、若误服,应立即送医院抢救,催吐或用5%碳酸氢钠溶液洗胃。
(4)、乙草胺:乙草胺与甲草胺同属于酸胺类除草剂,对眼睛和皮肤有轻微刺激作用。制剂有43%和50%的乳油。
乙草胺是选择性旱田、芽前除草剂,在土壤中药效可持续8周以上,一次施药可控制整个生育期无杂草危害。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但对多年生杂草无效。杂草对乙草胺的主要吸收部位是芽鞘,因此必须在杂草出土前施用。每亩用50%的乳油50~70克,土壤湿度大的南方旱田每亩用30~60克,东北旱田每亩用130克,加水40~60千克,在播后苗前喷洒。
七、玉米土壤封闭除草剂有很多,如乙阿合剂,乙草胺,都阿合剂,阿特拉津(莠去津)等。
八、玉米田苗后除草剂
1、玉米田苗后除草剂简介:
是玉米4一6片叶期施用的除草刘。玉米田苗后除草剂的优点是见草施药,投资少、省工省力,效果好已被广泛应用。
玉米苗后除草剂以烟嘧磺隆为主,现将烟嘧磺隆使用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烟嘧磺隆:为内吸性除草剂,可被杂草茎、叶和根部吸收。随后在杂草体内传导,造成敏感杂草生长停带,茎叶褐绿。逐渐枯死。
一般情况下20-25天内死亡,但在气温较低的情况下或对某些多年生杂草,需较长的时间,在杂草芽后4叶期以前施药效果好,苗大时施药效果下降,该药具有芽前除草活性,但活性较芽后低。
玉来苗后除草剂施用的最佳时期为:玉米3一5片叶,杂草2一4叶期为最佳,选择清朗无风的天气施药,同样选择在上午10点前,下午3点以后施药。
施药后,玉米叶片有轻度褐绿黄斑,但能很快恢复正常。玉来在2叶期以下,5叶期以上较为敏感,易于发生病害,对此药剂敏感的品种有甜糯玉米和爆裂玉米等。
用有机磷杀虫剂处理后的玉米叶此药物敏感。施药时气温在20℃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60%以上,施药后12小时内无降雨,有利于药效的发挥。
2、关于烟嘧磺隆对玉米的安全性:
玉米受药害首先心叶变黄,以后扩展到整个叶片及其他叶片,一般一周恢复正常生长。重者叶片卷曲,植株扭曲,严重抑制生长,节间缩短,难以恢复。药害原因如下:
(1)品种:玉米品种间敏感差异非常显著,多数甜玉米品种对烟嘧磺隆敏感,而少数玉米杂交种也比较敏感。
烟嘧磺隆适用于马齿型、半马齿型、硬粒型玉米,其安全性顺序为马齿型>硬粒型玉米>爆裂玉米>甜玉米。玉米自交系、甜玉米、爆裂玉米、登海玉米制种田不要使用。
施药时间宜在上午10:00以前或下午4:00后进行,避免午时高温施药。大风天气也不要施用。
对烟嘧磺隆中等敏感的品种,在不良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干旱、肥害、缺矿物质元素等情况下使用烟嘧磺隆,或使用量过大都有可能出现药害症状,据调查在华北、东北地区有20多个 。
(2)施药时期:玉米3~5叶期对烟嘧磺隆的代谢能力最强,6叶以后逐步降低,在玉米6叶期以后使用,易造成药害。
北方春玉米田由于干旱和低温,玉米生长缓慢,杂草出苗不整齐,当杂草出齐苗时,玉米已超过5叶期。
有的第一次施药药效不好,再次使用烟嘧磺隆易产生药害;施药过早或过晚均易造成药害。5叶期以后施药应采用定向喷雾,避免药液在喇叭口内积累。
(3)温度影响:在北方施药后遇低于10℃温度持续2天,玉米代谢烟嘧磺隆缓慢,即出现药害。
(4)用药量过大或重复施药易产生药害。
(5)混用其他除草剂造成药害。烟嘧磺隆与2,4滴、2甲4氯混用,常发生2,4滴、2甲4氯的激素类除草剂药害,常把这类药害当成烟嘧磺隆药害。药害症状:叶片浓绿、扭曲、葱状叶、植株畸形矮小、雄穗很难抽出,重者无雄穗。
(6)选用助剂不当加重药害,选用人工合成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矿物油型助剂会加重药害。
(7)不可与有机磷农药混用,或间隔7天之后使用有机磷农药,避免产生药害。
(8)不可混用品种:灭草松、2,4-滴、灭草松+莠去津混剂。
九、玉米不宜用的除草剂:
1、 精喹禾灵
玉米对精喹禾灵敏感,误施或邻近地块施药,雾滴飘移到玉米植株上都会产生药害。
不能用于玉米田。邻近地块施用精喹禾灵应留出足够距离的隔离带,施药时注意风向和风力,防止药液飘移至玉米田。一旦施药严重,应及时补种。
2、 氯嘧磺隆前茬作物施用氯嘧磺隆或局部着药量过高,残留于土壤中的氯嘧磺隆可使后茬玉米产生药害。
氯嘧磺隆不宜用于玉米田,尤其不能在苗前施用。前茬大豆田施用氯嘧磺隆过量,或施药不均匀,后茬也不宜种植玉米。
3、烟嘧磺隆玉米对烟嘧磺隆耐药,正常施用一般不会产生药害,只有施药量过大,或局部着药量过大时才会出现药害症状。施过有机磷杀虫剂再施烟嘧磺隆可能产生药害。
避免过量施药,保证施药均匀。产生药害一般采取相应的措施。用萘二甲酐对玉米种子包衣可减少烟嘧磺隆与有机磷杀虫剂作用所造成的药害。
4、草甘膦玉米对草甘膦敏感,误施或药液飘落到玉米植株上都会产生药害。
避免误施和药液飘落到玉米田。由于药害发展缓慢,需数十日才会观察到死苗。所以,发生药害应尽早根据可能着药情况采取措施。如果每公顷施药量超过600克,就应考虑毁种。
5、烯禾啶玉米对烯禾啶敏感,误施或邻近地块施用烯禾啶,雾滴飘落到玉米植株上均可产生药害。
烯禾啶不能用于玉米田。邻近地块施用烯禾啶应留出足够的隔离带,施药时注意风向和风力,防止药液飘移至玉米田。一旦误施药害严重,应及时补种或毁种。
十、玉米除草剂各阶段的应用:
(一)、播后苗前
(1)田间没有杂草时的地块,可采用封闭处理,常用药剂:40%异丙草·莠 250-300克/亩;40%乙莠200-250克/亩;40%丁·莠200-250克/亩;52%异丙草·莠200-250克/亩;60%异丙草·莠 180-230克/亩;40%甲乙莠200-250克/亩。
(2)小麦收割后,田间一年生杂草较多的田块,采用混用技术,实行“一封一杀”:40%异丙草·莠200-250克+20%百草枯150-200克/亩;52%异丙草·莠150-200克+20%百草枯150-200克/亩。
(3)小麦收割后,田间多年生杂草较多的田块,采用混用技术,实行“一封一杀”:40%异丙草·莠200-250克+41%草甘膦异丙胺盐250-300克/亩;52%异丙草·莠150-200克+41%草甘膦异丙胺盐250-300克/亩。
(二)、玉米生长期
(1)玉米1-3叶期杂草出土前到杂草1-2叶期,常用药剂:40% (异丙草·莠)250-300毫升/亩;40% (异丙草·莠)250-300毫升/亩;52%(异丙草·莠)200-250毫升/亩;60%(异丙草·莠)180-230毫升/亩。
(2)玉米3-5叶期是玉米田杂草防除的一个重要时期,若不及时防除杂草,将直接影响玉米的生长及产量。玉米3-5叶期,禾本科杂草2-5叶、阔叶杂草3-5厘米高时。常用药剂:4%烟嘧磺隆悬浮剂100-120毫升/亩;40% (烟嘧磺隆)悬浮剂100-120毫升/亩;53%(烟嘧莠去津)90-105克/亩。
(3)玉米3-4叶期,田间香附子较多的地块。常用药剂:40%(烟莠去津)80-100毫升+56%二甲四氯钠50-60克/亩;4%烟嘧磺隆100毫升/亩+56%二甲四氯钠50-60克 /亩;56%二甲四氯钠60-80克/亩;48%灭草松150-200毫升/亩;4%烟嘧磺隆120-150毫升/亩。
(4)玉米 5-6叶期杂草较多地块,可以选择40%(烟莠去津)120-150毫升/亩;40%(烟嘧磺隆)120-150毫升/亩;40% (磺草莠去津)250-300毫升/亩;40% (烟莠去津)80-100毫升+56%二甲四氯钠50-60克/亩;40%(磺草莠去津)100-150毫升+40%烟莠去津80-100毫升/亩。
(5)玉米5-7叶期香附子、田旋花、小蓟、灰菜等杂草较多的地块,可施用56%二甲四氯钠盐可溶性粉剂80-100克/亩;48%灭草松200-250毫升/亩;40% (烟莠去津)80-100毫升+56%二甲四氯钠50-60克/亩。
(6)玉米8-10叶(株高80厘米)以后杂草较多地块,行间定向喷施20%百草枯水剂150-200毫升/亩。 如果田间杂草稀疏可加封闭除草剂一起使用,如40%异丙草·莠150-200毫升+20%百草枯200毫升/亩。
十一、田间施药注意事项:
1、因为灭生性除草剂有遇土钝化的特点,所以药液配制时必须用清水,配药时应充分摇匀以利于全面提高防除效果;
2、不论那种类型的玉米田,土壤墒情要好,土壤地表墒情应在75以上,喷药时间应掌握在上午9时前、下午5时后。
3、由于地区、地块不同,栽培方式,管理水平,肥水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在玉米田杂草防治中应区别对待各种情况,选用适宜的除草剂品种和施药技术。
4、封闭型除草剂的作用效果与土壤墒情、喷水量有很大的关系,对于麦茬较高,麦糠较多、墒情较差的地块,每亩应兑水60千克以上,并于下午5点以后施药,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封闭效果。
5、苗后茎叶处理剂虽然对土壤墒情没有严格要求,但地块过于干旱不利于杂草生长,从而影响杂草对药剂的吸收,因而也应加大兑水量喷施或选择雨后喷施。
6、施用除草剂要注意安全,科学施药,真正达到除草增产的目的。
预防药害 :
① 在玉米苗后3~5期适期施药。
③选用安全的混配除草剂,如莠去津、砜嘧磺隆(玉米4叶期前)、二氯吡啶酸等。
④不与有机磷农药混用,施药前后7天之内不使用有机磷农药。
总之,玉米田除草剂的种类很多。使用时应根据气候条件,土壤情况等各方面因素来选择除草剂,不要盲目使用,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若文章对您有帮助,请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玉米“心叶打卷”原因已找到!第二种原因严重影响产量?咋防治?
近期,不少网友咨询玉米心叶打卷怎么处理,今天小编在这统一回复:玉米出现心叶卷曲的现象,原因主要有高温干旱、除草剂使用不当、蓟马危害、顶腐病危害等。生产上宜仔细排查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补救措施。
高温干旱导致
高温干旱,玉米吸收肥水不足,会出现心叶卷曲成筒状的现象。不同品种对气候的适应性有所不同,心叶卷曲的比例有较大的差异。田间干旱造成玉米心叶卷曲,一般能随土壤墒情好转逐渐恢复,下过雨或灌水后恢复快。喷施一些优质叶面肥,可以促进快速恢复。
药害导致
在玉米生长期间使用烟嘧磺隆等药除草,如果玉米苗龄低于3叶或超过5叶,或在高温条件下施药,或用量过大,或施用除草剂前后7天内施用有机磷农药,在施药后3~7天会出现心叶卷曲、叶片皱缩,并有不规则黄色药斑等现象,严重时心叶腐烂。症状轻时多数植株会自然恢复正常生长,心叶严重扭曲的可人工剖开心叶。对受害田块及时施肥浇水、喷施芸薹素内酯和优质叶面肥有利于促进植株恢复。不同玉米品种对烟嘧磺隆的敏感性有差异,其安全性顺序为马齿型>硬质玉米>爆裂玉米>甜玉米。甜玉米和爆裂玉米对该剂敏感,勿用。
烟嘧磺隆药害
虫害导致
导致玉米心叶打卷的虫害有两种:
1、玉米在3~5叶期常受蓟马危害,受害严重的植株心叶卷曲成鞭状,里面的叶片不能正常抽出。受蓟马危害的叶片上有褪绿小点,剥开心叶可见蓟马活动。可选用烯啶虫胺、乙基多杀菌素等药防治蓟马,重点对心叶和叶背喷雾。严重畸形的植株需人工剖开扭曲心叶。
2、受瑞典秆蝇危害,瑞典秆蝇又称黑麦秆蝇,自1998年在玉米上突然暴发,近年来为害逐年加重。其虫体很小(成虫体长1.5-2毫米,黑色有光泽;初孵幼虫像水一样透明,成熟幼虫黄白色蛆状),加之为害较为隐蔽,人们一般不易察觉。幼虫孵化后即从心叶缝间钻入心叶内为害,使心叶的叶尖受害,并被其分泌的粘液粘着,不能展开,但下部叶片继续生长,从而使心叶形成“歪头状”或“环形状”,老百姓称之为“长城了小辫儿”。玉米苗受害较早且伤到生长锥,会形成“枯心苗”;如受害较晚,幼虫仅为害到心叶的边缘,叶片展开时会形成“皱缩状”,并可见发亮的粘液痕迹。如果不是形成“枯心苗”,对玉米一般没有太大的影响。
对这两种害虫,应在早期防治,玉米心叶卷曲后再用药防治效果不好。防治方法有:
①用含内吸性杀虫剂成分的种衣剂包衣种子,预防效果理想。
②在玉米出苗后3-5天,及时喷一次药非常重要(越早越好),选用20%氰马乳油600倍液、22%丙氯合剂600倍液,1.8%阿维菌素1000倍液等喷雾,既可除治瑞典秆蝇、蓟马,又可防治灰飞虱、蚜虫、叶蝉等传毒昆虫。以后可结合防治苗期玉米螟、粘虫用药兼治1-2次即可。
③结合间苗、定苗,将展不开的“歪头状”、“环形状”玉米苗心叶人工破开或间除。
④出现症状的地块,可结合防治苗期害虫用药时,喷施微量元素缓解症状,以促进植株健壮生长,且利用增加产量。
⑤对较旱和未施种肥的地块,应及时浇水、追肥,以加快幼苗生长。
顶腐病导致
顶腐病在玉米任何生长时期均可发生,心叶最外层叶片紧紧包裹内部心叶,使其不能展开而呈鞭状,叶片畸形、皱缩或扭曲,在心叶基部常可见腐烂,干腐或湿腐,有或无臭味。
防治玉米顶腐病,可在发病初期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药液中最好加入适量锌肥喷施。针对病株,最好将喷头拧下对准玉米心叶从上至下喷灌,每株喷药液50~100毫升。
统筹策划:杨 洋(微信) 责任编辑:张洋洋(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