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终于要对草甘膦说“不”了?
最近,一条资讯刷爆了朋友圈!
6月24日德国拜耳公司发表声明表示,将支付最高达109亿美元的赔款,以了结总计超过10万起有关“除草剂致癌”的诉讼。拜耳公司同时表示,希望用这笔赔款解决其在2018年“以630亿美元收购美国孟山都”所遗留的法律纠纷。
案件回顾
2018年6月
德国制药与农业化工产品巨头拜耳公司宣布以 630亿美元(约合 4400多亿元人民币)完成对美国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的收购。
然而,收购完成尚不足一年,拜耳公司就开始陷入围绕“ 除草剂是否致癌”的无止境的法律纠纷当中。
2018年8月
在一起诉讼中,孟山都公司的除草剂被判定造成美国 一名学校的园丁罹患癌症,拜耳公司被要求赔偿2.89亿美元(约合20.45亿元)人民币。
2019年5月
美国加州一陪审团裁定,拜耳旗下孟山都公司的除草剂设计有缺陷,没有对其含有“草甘膦”这一致癌成分发出警告。陪审团认为,该公司对 当地一对夫妇罹患淋巴瘤负有责任。
陪审团判处拜耳公司支付赔偿金超过20亿美元(约合141亿元人民币)。这也是迄今为止,美国陪审团就同类案件对该公司做出的 最高金额判决。
2020年6月24日
在收购孟山都公司后,拜耳公司的股价一路走跌,6月24日拜耳公司宣布百亿美元和解之后,欧股已经收盘,拜耳在美国的股价迅速拉升,盘中涨幅一度达到5%。
草甘膦在国内外引起广泛争议,这除了它跟转基因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更主要的是被质疑有致癌的风险。
所有的恐慌都是来源于未知跟不确定性,这篇文章只陈述现象,无意持什么立场,但无碍于表明我们的态度:对食品安全、对整个生态系统,要保持足够的敬畏。
01
争议不断 频频被禁限用
自1972年草甘膦问世以来,凭借其易降解、性价比高及能杀死一些顽固性恶性杂草的优势, 迅速在全球普及,成为最受欢迎的除草剂,经久不衰,荣登除草界的霸主宝座,但从2015年世卫组织声称“草甘膦可能致癌”后,自此便争议不断,人们对此望而生畏。 目前,全世界已超过30多个国家或地区开始禁止或限制使用草甘膦。
02
草甘膦真的会致癌吗
2015年5月,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所宣布草甘膦“很可能致癌”,这一发现引起轩然大波。至今,草甘膦在地球上的使用时间已经超过半个世纪,它所带来的危害已经开始在全球各地显现。
法国卡昂大学的分子生物学家吉勒斯·艾瑞克·塞拉利尼在大鼠身上发现了明显的肿瘤形成。作为法国风险评估机构的一名前任专家,他了解到由产业提供的动物研究只持续三个月,对他来说,三个月的时间显然太短了,并不足以观察到缓慢发展的慢性疾病。
他开始了一项实验,他给大鼠喂食含草甘膦的玉米粒和水,长达24个月。其中草甘膦的含量相当于给人类食用的许可限量。4个月之后,在母鼠身上发现了肿瘤,并持续增长。两年以后,这些肿瘤增大5倍。就算对那些易患癌的实验室动物来说,5倍也是罕见的高位值。
塞拉利尼:“这些肿瘤是出血性的,而且不断压迫有活器官,所以大鼠的死亡与自身大小和肿瘤相关。 不仅如此,我们还发现肝脏和肾有了毒性,性激素遭到了干扰。此外还发现了脑垂体功能障碍,以及一般毒理学所面临所有问题。”
只有三个月的产业研究发现不了肿瘤的逐步形成。塞拉利尼的实验结果引起一片哗然。与产业关联的科学家和德国联邦风险评估所(BfR)不断说他的工作方法不科学,使用了错误的老鼠。
美国允许的残留量甚至更高,而且官方没有人讨论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兽医Art 在爱荷华州治疗农场牲畜超过四十年。他发现随着草甘膦残留量的增加,牛的受孕次数逐渐变少。
Art :“ 疾控中心显示人类的不育率在升高,我们对动物的相关研究也表明同样的问题。这明显与草甘膦除草剂的越来越多使用相关。”
健康状况统计显示, 随着草甘膦的使用增加,各种疾病的发生率也增加,诸如不育、甲状腺紊乱以及肝肾类疾病等。美国官方没有承认其中的任何联系,但是草甘膦测试样本再次让人目瞪口呆。
草甘膦:影响人类肠道,诱发癌症
一个可怕的情况是,草甘膦并没有像很多官方声明一样,在很短的时间内会被人体排出体外,这点在纪录片里就有明确印证:
→母乳中发现超标草甘膦
美国『妈妈纵横美国』(Moms )组织,用自己成员的母乳样本做了试验。
结果发现,即便是最佳样本中,也含有75ppb(ug/L)的草甘膦,来自弗吉尼亚州的样本含有76ppb,而佛罗里达州的则含有 。
而草甘膦暴露对于人类的长期影响,也有了越来越多的数据和事实:
→会将某些癌症的风险增加40%以上
2019年年初,一名70岁且患上癌症的男子,起诉(草甘膦的一个商品名)的制造商。
该男子生活在加利福尼亚州索诺玛县,他给周边56英亩土地上,都使用了草甘膦,并且时长30年,陪审团最终判定:向该男子支付8000万美元的赔款。
除此之外,草甘膦也被发现和 非霍奇金淋巴瘤之间,高度相关。
在华盛顿大学的一项最新研究中发现:接触草甘膦,会将某些癌症的 风险增加40%以上。
03
跟转基因是什么关系
按照时间算,草甘膦比商业化的转基因作物早问世20多年,怎么又扯上关系了呢?
其实,草甘膦跟转基因并非“伴生”关系, 草甘膦也同样用于非转基因农作物的使用上,毕竟转基因技术被商用之前,草甘膦早就存在了。
要理清他们的关系,还得从草甘膦“除草大王”的特性说起。草甘膦是一种广谱灭生性除草剂,能够影响植物营养的发生机制,抑制芳香簇氨基酸的合成,从而切断植物的营养供给,几乎能杀死一切绿色植物。 但是农民在使用草甘膦的时候,作物经常也被误伤造成损失,怎么办?
孟山都的办法是:给作物披上一层“盔甲”,以防被草甘膦杀灭,而这层“盔甲”,就是耐草甘膦基因。孟山都发现,一种叫“矮牵牛”的植物对草甘膦有抗药性,于是,就把“矮牵牛”的抗草甘膦基因植入农作物中,这样就可以放心种植这些农作物,使用草甘膦时不用担心会被杀死。
20世纪90年代,抗草甘膦转基因玉米、油菜、大豆、棉花被研发出来后,到2014年,共研发出了23种抗草甘膦转基因农作物。
比如, 转入了抗草甘膦基因的大豆就不再惧怕被草甘膦误伤,但风险也随着而来,一方面,即可能会造成农民过量使用草甘膦,对土壤造成破坏,对人体造成伤害;另外一方面,长期使用,一些杂草对除草剂就了耐药性,除草剂就无法杀死这些杂草,从而产生了“超级杂草”。
04
对农业的危害
早在2000年,德国为欧盟检测过草甘膦的风险。
2015年他们又重复了一遍。这次的健康检测由位于柏林的德国联邦风险评估所(BfR)完成。他们要判断草甘膦是否对消费者造成风险,是否允许它继续使用。
在同一片农田里,使用草甘膦时间更长的地块,我们发现作物的根系生长受到严重制约,细根远比未使用此种农药的作物少得多,这样的情况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当然也是显而易见的。
草甘膦如何阻碍植物生长
草甘膦会阻止氨基酸合成,随后抑制植物生长所必需的蛋白质的合成。在这种情况下,它会让植物更容易受到土壤中病原体的侵害。
还有一种补充的作用模式便是,在这种情况下,它会让植物更容易受到土壤中的微生物(以及任何一种病原体)的侵害。
其主要原因就在于,植物需要合成能够抵御土壤病原体的其他化合物,而在这些化合物中,氨基酸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成分。这样一来(因为草甘膦抑制氨基酸合成),植物更容易受到土壤中多种微生物的攻击和感染。
草甘膦还会充当矿物螯合剂,而对于多种植物和人体酶,锌、铜、锰等矿物质都是必不可少的辅助因子。 矿物质被抑制,使得植物也更容易感染疾病。
在植物内部螯合或去除这些矿物质,很大程度上会损害植物的蛋白质合成,因为参与合成的酶需要这些矿物质才能正常工作。这无疑会让植物面临各种各样的威胁。
草甘膦会对植物产生系统性影响,这只是问题的一部分
我们通常认为,草甘膦只不过是一种局部使用的除草剂,但其实我们必须认识到很重要的一点:草甘膦的特性之一,就是一旦它进入植物内部,就会产生系统的影响,它不能像很多其他除草剂一样被冲洗干净。
它会渗透到植物的每一个细胞,尤其是快速生长的细胞。 解释道:
“它会被输送到植物的各个部位,主要进入植物的生长点,也就是分生组织,而植物最活跃的生长点之一,就是稚嫩的根尖。
人们为植物喷洒的很多草甘膦,都会贯穿整株植物。它会进入分生组织,以及正在成形的种子。但大量草甘膦都会传输到根部,而其中大部分还会穿过根部,进入土壤······
一旦草甘膦在土壤中释放······就会接触土壤溶液中的营养成分,同时螯合或固化这些营养成分,让它们结合在一起,以致无法被植物所吸收。
这些营养成分也无法被根周的有益微生物所利用。它们完全无法获取这种微量营养素。这样就会产生双向影响。
首先会对植物产生影响,因为它无法利用这些基本的营养物质来调节酶的各种反应,这些反应通常需要微量营养素才能进行。
同时,微生物拥有植物所需的酶,但它们无法完成自身的新陈代谢。”
05
中国终于对草甘膦说“不”了!
在我国,2019年贵州开展茶园菜园果园清源行动,全面禁止使用化学除草剂,广泛开展“宁要草、不要草甘膦”宣传活动,组织农药管理和农业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的农药经营、使用环节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坚决查处。
并且在2019年上半年,贵州省农业农村厅查处132起草甘膦等除草剂,没收草甘膦等除草剂20余吨,罚款27.87万元。
近年来,草甘膦等除草剂的滥用、乱用、超范围使用,添加隐形成分等,对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带来隐患,影响农村产业革命。全国上下不少省份开展了【草甘膦等除草剂专项整治】通知。
去年,贵州省农业农村厅办公室更是发布政府文件,决定开展草甘膦等除草剂专项整治工作。
其实不止在中国,在全球范围内很多国家都开始了对草甘膦等除草剂的政治活动。
草甘膦自问世以来,迅速在全球普及,成为最受欢迎的除草剂,成为除草的霸主,但是从2015年世卫组织声称“草甘膦可能致癌”后,自此便争议不断。也开始让人们对此望而生畏。
随着去年美国“草甘膦赔偿”事件,判罚孟山都赔偿近20亿人民币后,陆续有草甘膦致癌案件在美国上演。目前,全世界已超过30多个国家或地区开始禁止或限制使用草甘膦。
我国是目前全球草甘膦的最大生产国也是使用国,随着我国农药“负增长”政策的推进以及各国对草甘膦的限制和禁令与日俱增,这将会对国内草甘膦等除草剂造成相当大的影响。
中国即将开展对草甘膦的全面整治活动,限制或者禁止使用草甘膦等除草剂,当然离开草甘膦,肯定还会有“绿色除草”方案推出。 对杂草要采用综合措施,做好生态除草,以草治草,或是作物轮作,不让杂草适应人类的种植规律。 目前四川、云南、两湖、两广地区已经大范围推广使用,并且得到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