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研究 2018.2在播后苗前采用药剂土壤封闭灭草是黑龙江省大豆田化学除草的重要措施。 大豆播后苗前封闭除草对喷药雾滴大小要求不严, 减少了药液漂失 , 对邻近敏感作物的安全性高;有利于大面积机械化作业,使大豆免受机械损伤。 但缺点是受土壤湿度、土壤类型、土壤质地等因素影响 , 药效不够稳定。 试验设置5 个处理, 探索大豆苗前封闭除草剂最佳施药配方、药剂用量、施药方法、施药时间,总结出一套适应农业“三减”,适合本地的高效、安全、低残留的除草方法,为科学有效地指导大豆生产提供可靠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供试药剂: 90% 乙草胺 EC( 山东胜邦绿野化学有限公司 ) ; 72% 异丙甲草胺 EC (河南先锋兴农科技有限公司); 75% 噻吩磺隆 SC (江苏瑞邦农药有限公司); 48% 异恶草松 EC (山东先达化工有限公司);72% 2,4-D 丁酯 EC (大连松辽化工有限公司)。供试作物:大豆。1.2 试验方法药剂处理组合与用量见表 1 。试验采取大区对比设计,每一大区 9 行区,行长60 m ,每区面积 500 m 2 。 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列。在同一耕种水平的地块进行试验,播后第 3 天施药,对水量 300 kg/hm 2 ,拖拉机均匀土壤喷雾处理。
1.3 试验区概况试验设在五大连池市和平镇新民村, 土壤类型为黑钙土, pH 值 6.1 ,有机质含量 >40 g/kg ,肥力均匀一致。 5 月 15 日播种, 5 月 18 日施药,施药当天多云转晴,平均温度 12℃ ,最高温度为 21℃ ,最低温度为8℃ ,相对湿度为 50% 。 大豆试验田历年杂草种类多、数量大,其杂草种类主要有稗草、狗尾草、问荆、苣荬菜、刺菜、鸭跖草、藜、苋等杂草,试验地内杂草分布较均匀。1.4 调查内容和方法1.4.1 调查方法 大豆出苗后 7 d 、 15 d 进行药害调查。 调查方式采用 5 点调查法,随机取 5 点,每点连续取 10 株。 调查内容包括大豆株高、发育时期及药害程度等。 药害等级分为 6 级,分级标准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见表 2 )。 施药后 15 d 、 30 d进行药效调查, 调查方式采用 3 点调查法随机取 3点,每点取 1 m 2 面积。调查内容包括单位面积内禾本科杂草数量(稗草、狗尾草等)、阔叶杂草数量(藜、苋等常见易防除阔叶杂草及难防除的苣荬菜、 刺菜及鸭跖草等)。1.4.2 数据处理方法 试验数据采用 DPS 7.05 软件进行分析,应用 氏新复极差法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
1.4.3 计算公式 株防效( % ) = (对照区杂草株数 - 施药区杂草株数) / 对照区杂草株数 ×100 。2 结果与分析2.1 安全性由表 3 可见,大豆出苗后 7 d ,不同处理间平均作者简介:马桂芝,女,高级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电话: ; E-mail:不同除草剂配方在大豆苗前封闭除草中的应用效果马桂芝1逄淑英2( 1. 黑龙江省黑河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黑河 ;2.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五大连池 )摘要:选用 5 种除草剂,采用大区对比法,在大豆播后苗前进行土壤封闭处理。 通过防效对比试验,推出适合当地使用的配方组合。关键词:大豆;封闭处理;药效分析97 - -